当前位置: 首页 > 实验教学 >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 正文

《物理海洋学》(实验)教学大纲

【来源:《物理海洋学》(实验)教学大纲 | 发布日期:2017-04-10 】

课程代码:2107030490

课程名称:物理海洋学

Physical Oceanography

学分:3

总学时:48(其中:理论学时:38实验(上机)学时:10)

先修课程:无

适用对象:本二海洋类相关专业

一、实验课性质和任务

物理海洋学实验是为培养海洋类专业学生对物理海洋学实践性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而开设的,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海洋物理研究的一些手段和方法,其任务是:

1.海图、潮汐图的识读

2.潮汐资料处理

3.海洋水文观测

二、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学时

实验要求

实验

类型

每组

人数

1

海图、潮汐图的识读

3

必修

验证性

1

2

潮汐资料处理

4

必修

验证性

1

3

海洋水文观测

3

必修

设计性

1

三、实验课基本要求、重点、难点

1.在实验教学中,注重于学生对海洋资料、图件以及海洋数据处理软件的操作技能和独立完成海洋水文状况的观测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造能力;

2.实验教师要认真备好实验课,做好实验课前的预备实验,认真填写教师试做实验报告,做好实验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软件的安装;

3.学生实验前,实验教师要简明、扼要、有针对性地讲清实验目的、内容、要求、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等;

4.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不得离开实验室,细心观察学生的实验情况,随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解答出现的疑难问题,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各种仪器设备,软件,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测量、记载、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及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5.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的质量,以及考勤情况,综合评定学生实验课的成绩,并计入课程总成绩。

6.重点包括潮汐资料处理和海洋水文观测,难点是潮汐资料的处理。


四、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名称

计算机、海图、潮汐图、Matlab软件,流速仪,风速仪,CTD。

五、教材及实验指导书

教材:

《物理海洋学实验指导书》,自编

参考书:

《物理海洋学基础教程》,胡建宇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

《潮汐和潮流的分析和预报》,方国洪,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年第1版

《Matlab 7.0基础教程》,孙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六、实验课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要提供操作过程及与其对应操作结果的附图和文字表述。

2.考核方式:依据实验报告所反映的实验完成质量进行实验成绩评定;实验成绩按20%的比例折算计入本课程总成绩。

执笔人:吕海滨

审定:彭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