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验教学 >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 正文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来源:《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 发布日期:2017-04-10 】

课程代码:2107030130

课程名称: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Marine Investigation and Observation

学 分:3.0

总学时:48(其中:理论学时:40实验(上机)学时:8)

先修课程:2107030240海洋物理学

适用对象:本二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大类专业

一、实验课性质和任务

性质:非独立设课

任务: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是用各种仪器设备直接或间接对海洋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地质、地貌、气象及其他海洋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手段。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调查方法和原理等基本理论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验课的主要任务:理解海流、波浪、潮位观测的基本原理、掌握海流观测、波浪观测和潮位观测的基本方法和要求,通过实践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后期的野外实习奠定基础。

二、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学时

实验要求

实验

类型

每组

人数

1

海流观测仪器的认识与使用

2

必修

演示性

4

2

海洋温、盐、深测量设计

3

必修

设计性

4

3

海洋化学调查设计

3

必修

综合性

4

三、实验课基本要求、重点、难点

基本要求:通过本实验,学生应掌握仪器设计原理、使用方法、操作规程等,同时培养认真观察、团队协作精神。

重点:测量仪器的认识,了解海洋调查的意义、内容、基本方法及操作要求

难点:掌握仪器的维护,实际操作的注意事项

四、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名称

海流计、CTD仪、风速仪、溶氧仪、采泥器


五、教材及实验指导书

实验教材:《海洋调查方法》,侍茂崇主编,青岛海大学出版社,2002

主要参考书:

1.《观测数据的数学处理》,林纪曾,地震出版社,1981

2.《海洋调查规范》,国家海洋局,科技出版社,1975

六、实验课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内容必须包括实验目的、仪器介绍、实验流程、实验结果、结果分析及实验体会。

2.考核方式:实验成绩:实际操作占50%,实验报告50%;实验总成绩占本课程成绩的10%。

执笔人:王春艳

审定:卢霞